1986年,张友仁离休在台儿庄定居后,到台儿庄区运输公司义务工作,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为家乡经济建设贡献余热;汶川大地震时,捐款500元;武汉疫情初始,捐款3000元。
多年来,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友仁老人,不以功臣自居,更不搞特殊化,一次不落地参加党组织关系所在华阳社区的组织生活,经常到厂矿、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王长海1928年出生于台儿庄城区北不远的刘湖村,1942年,跟着母亲在江苏淮阴新四军医院要饭时,被医院收留,帮着干一些杂活,两年后王长海正式入伍,在彭雪枫任师长的新四军4师49团团部,担任通讯员,多次随部队参加对日伪的作战。抗战胜利后,王长海所在部队被编入二野,相继参加了解放枣庄、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并一直打到了福建、广东、广西,又到了湖南、贵州剿匪。
1951年3月,王长海和战友们作为第二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他所在的连队,先是在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上防守,1952年秋,他们被调防到597.9高地。在不到一周的时间,敌人向他们所在的597.9高地进攻了20多次,都被他们打退了,而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所在的连打得只剩下了三个人。后来在597.9高地上的一次战斗中,王长海在坑道里指挥战友们打击敌人,结果被躲藏在暗堡中的敌人击中了三枪。一颗子弹从他的嘴中打入,从左眼部穿出,左边的牙齿全部被打掉。另两颗子弹分别击中腹部将肠子打出,将右大腿击骨折,同时将一只睾丸打掉。战友们赶紧用担架将昏迷不醒的王长海抬下阵地,并转到了大连进行治疗。陈赓等领导知道后,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王长海。后来专门请了一位在日本学过医的商姓大夫给他做的手术,终于将昏迷多日的王长海抢救了过来。
王长海获得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荣获二等功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他所在的3连荣获军部集体一等功。
郭军苟先生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作为后来人,一定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斗前行的强大力量。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信念、奋斗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