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王晋元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长期以来络绎不断地前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写生,并以此为题材进行花鸟画艺术创作。数量众多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的出现,是新时期美术工作者对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贡献”。王晋元先生新式样花鸟画主要特点为“大、满、壮、野、繁、密、浓、奇、艳”,他与郭怡孮先生“同开热带雨林绘画新风,二人的创作或深厚沉郁而野逸,或奇玮瑰丽而高华,……铸造了热带雨林绘画艺术的精魂”。
王世伟
王世伟,出生于北中国大运河畔的国画家,2007年偶然南国西双版纳采风,竞十余年来栖心热带雨林,其花鸟画逾越地域之限,进退于锯镬内外,外师造化,内化于心,心慕手追,时出新意,若“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宋·时彦《青门饮·寄宠人》)之雅健,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词)之清逸,以论词之语喻之“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郭怡孮先生认为:王世伟于繁密溽热的热带雨林中注入雄健之力,气象有自,峥嵘而无悍霸,清音陡升,渐有面目。
1959年,王世伟生于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畔运河古城台儿庄,幼好丹青,数十年来不问职业、境遇,事业于笔墨,沈醉于花鸟。任职于北京,现为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特聘画家。1985年,山东艺术学院进修油画专业;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结业(中国画创作研究生班),师从郭怡孮、龙瑞、杜滋龄诸先生。现为中国关心成长宣传教育专项基金顾问、台儿庄画院院长。2000年,国画作品《冬梅》,入选山东省美协举办的跨世纪中国画精品展。以万物为师,寄情热带雨林,“以生机为运,谛视熟察,以得其所以然”,妙结于心,以“一幅之大势”为章法,“大势既定,一花一叶,亦有章法”(清·邹桂《小山画谱》)。2014年,热带雨林题材花鸟作品《四月版纳》(又名《四月松韵》)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选区)。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的顶级展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主办,每五年一届。
四月版纳(又名四月松韵)
获奖证书
《野山春》是向恩师郭怡孮、前辈王晋元诸先生致敬之巨幅作品(245cmX123cm)。热带雨林国画系列作品《版纳三月》、《花香袭人》、《十月春城》、《雨林深处》、《春满雨林》、《南国春色》、《野山春》、《雨林风采》繁密重厚、华滋明艳,淋漓毫楮 、元气氤氲,云蒸霞蔚、境界天成,脱而出,自成高格。
重入密林的气度与境界
王世伟摒弃“小我”“小章”,撞开小局势、小意境的藩篱,采用“截面法”,以写意统领,身融万物,襟怀横飞,渐有新局势、新境界,趋向“大我”,其大是浓缩,是萃取,是化之,是抽象,运用移位、变化、演绎、象征等手法。他的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呈现出新、古、雅、廓、著精神、有境界等特点。
新:沈心笔墨,有断制,新警逸出,巧思力索,“想不到处著想,做不到处用力”,机有韵行,别具生面,奇正不偶;立意布局新,“皆胸中先成章法位置之妙也。一如作文在立意布局”(清·方薰)。王世伟原以画梅花、紫藤、荷为主,画作清奇疏华淡墨,端严自足,热带雨林更无古代成法,现代诸家孜孜以求。王世伟洞悉“物以地殊,质随气化”,随时体察,各宜其可,自苦向内,惨淡经营,甚至于自设障碍,重笔横扫,力求突围,重新困入,熟谙出入法;章法奇崛,较多运用“生动有机、生发无穷”的虚实画法,其他诸如宾主、疏离、参差、明暗、显灭等有法,多不为溢,少不为逼仄、浅陋,“或简或繁,或浓或淡,得心应手,随法生机”(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山水》),不以疏密害意而阻堵意境,抱密守疏,诸如密叶疏枝,遒干饶藤,板根作势,不一而足。“墨之浓、淡、焦、湿无不备,笔之正、反、虚、实、旁见、侧出无不到”,尤其在劲道、辗转反侧之处,绘制板根、巨树、藤条较多运用笔根著力,实为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的创建性实践。
古:师古而不泥古,遵规循矩,王世伟认为:“外参物相,衷由心源,笔墨互参,以笔御墨,以气承境”,“落笔起笔,急起急落而不乱(《中国古代画论类编》)”,锐笔横卧而取势,淋漓酣畅,辉映满幅,弥见清茂。
雅:“从来雅皆笔墨来”,笔墨不激不厉,无力出锋锷之象,力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之旧袭,敢于且能以大绿大红等大色试之,勇于做“失败家”;用色沉著,历年如新,如青螺钿上嵌丹砂蓝绿,深沉浑穆;大色非不雅,至于韵,不在色,不在于形式。《雨林风采》,黑枝干为底,红色长瓣野花恰是“一段肥腴明艳压枝”,若胖美人杨贵妃压倒了黑旋风李逵浣纱女西施别倒了托塔李天王,鱼儿刺弯鱼钩,万支令箭穿透热带雨林低沉多汁的上空,窄隘之处无丝毫窘迫,色彩和谐而奇崛突起,绚以为素,复归平正、徐舒。
廓:多以蓄集、广闻见以求,豁达从容,才情横突,无拖沓,纵笔之所如,意气雄浑,如剑气如啸吟如怒吼。
著精神,韵致丰采,自然生动,神浓境淡,见文人画气象。作品《十月春城》,以雨林作佳木春城,以“一面”见南国春天面目、身段、气息、神致,“贯想山林真面目流露毫端”。四尺幅之内,勾勒皴染,放佛随手拈来,若不作意,腾挪跌宕,而目遥见整座西双版纳。精、气、神团聚,且“能于要处著精神”,开合自若,以大墨于大处设局,纵横捭阖,若霍去病痛击匈奴勒石以归的超迈之气;开合疾徐有度,酣畅磅礴,“中间细碎处,点缀而已”(《中国古代画类编》)。《四月版纳》,地气升腾,雨意披靡,繁花涌目,无杂乱,无荒芜,数枝藤条隐没,精神毕露;以色醒精气神,艳艳的黄色,阔叶浅绿微黄,藤花白紫,朱砂红蹑足其间,整幅如洁净的琉璃画,气韵生动,如瓷板画,如刻笔斫汉玉,内敛端严。
有境界:为画境,为静境,“画境异乎诗境,……诗有不能妆之类,则画能见之”。若以文学喻,为长篇小说;以音乐喻,为热带雨林中雄壮交响乐;若以山川喻,为武夷、雁荡,若以人喻,为刺客聂隐娘红线女之流。作品《花香袭人》,模热带雨林为金玉堂为黄金国为香草充塞的香囊,不见树藤根,香气自发,画面水气郁结,“纵使晴明无雨色”,赏画者退避三舍亦沾衣湿面。
四月版纳
到热带雨林去,沐雨临风、看云啜泉、赏花斗鸟、举步清吟,排空固识蓄入以养兴,王世伟消化技巧,释疑解惑,体味板根、老干、阔叶藤类与树与寄生植物交叉缠绕、或者依附、或者偏离之情态万方,寄生植物在树上的情态,花是怎样开放的,野果是怎样挣脱枝条的;《四月版纳》以“截断法”,取舍所要集中表达的精彩之“一域、一面”,一座雨林中醒目的黄花,一段段龙蛇升腾的板根、一绕绕回荡不逊的藤条;以写意为主,多用中锋、侧锋,增强笔根在勾勒树干之中发生的独特效果,浓淡干湿,各得相宜,气势格局自设;巨树以勾勒为主,兰花双钩填色;线条若银蛇吐信,造形精审,王世伟以为:“‘像’是初始,‘模得形似’,经过缩小(以‘截面法’截取称为小)、组织、变形、异化、寓意,再看反而‘不像’,在‘像’与‘不像’之间切磋琢磨,揉戳、打碎、重塑,达成‘绝不似而极似’;在争议之中簇新的生命张力强健、铺陈,这是求‘是’。譬如树叶翻动之状从笔端转换至纸上,这个过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难以着笔,需打熬精神气力。”老树发新枝是化石中的莲花胚芽啄破而出,老树植根于传统,新花是石头上长树沙漠之中植牡丹,绽放花朵,不做一朵假花,不做“临摹家”:王世伟追求“功夫到处,格法同归;妙悟通时,工拙一致(清·方薰)”“在章法外接受失败,而不愿意在章法内获得成功(汪曾祺语)”。
从大运河泅渡至热带雨林
“云霞荡胸襟,雨林毓秀,花鸟俱见真性情。”王世伟创作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获得成功,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继承中国画传统,出入规矩,走进去打出来,跳转反复。2000年1月,《冬梅》入选跨世纪中国画精品展(山东省美协主办); 2013年,《版纳四月》被国务院新闻办收藏,同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世伟》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暗香浮动》、《紫藤》被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发展中心收藏。传承中国文人精神,心底高洁,汲取花鸟画名家王晋元、郭味蕖等先生艺术精华,以浩然运河之胸襟,植根于热带雨林,赋予中国花鸟画艺术“崭然一新”的文化内涵。
其次,承古代文人画,初以荷、梅花、石榴、紫藤为主。《后院春色》以素墨摹写运河古城后院古梅,奇逸斜出,萧散幽静。而《秋情》急纵笔墨,匀勾秋荷,简淡隽永,妩而不夭。其紫藤盘桓回绕,“ 老干一株百藤生,花繁叶茂绿映红,五颜六色显生气,朝气蓬勃意纷呈”(李长平语),于秀蕴愈发苍劲,与热带雨林藤条、巨枝有干枯与湿润、劲道各向等不同。水润明亮是热带雨林藤条的特点。从北国跨越至南国需要艺术上自主追求。他每年集中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采风,感知时间有限,这是短处更是长处,这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文思,沉寂其中;回到运河古城后以记忆、体味,以九朽一罢之力完成。
后院春色(墨梅)
第三,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给予他浩然充沛之气,江北水乡的雨水虽然无法胜过西双版纳繁难如注,亦提供了水气淋漓、云蒸霞蔚、通明透彻的铺垫意相。2007年前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写生创作,促使他转向热带雨林题材花鸟。
在山东艺术研究院期间,学习油画专业,其热带雨林国画系列作品深得油画抽象意象与中国画写意之“通”,通古今、中西,纳为几用,成为自己的素养。油画,借宋晁补之所言不无妥贴“近视之几不成物象,远观之晦明向背,意趣旨得”(《无咎跋董源画》),此语为评论中国古代国画家之作,也是国画与油画相通之处重要参照。油画与国画抽其骨髓,得其神,外化为线条、符号、造型、构架、意境,只是观赏角度、审美情趣有差。若无苦读中国古代画论,假以西方油画技巧,怎能臻至于别具一格。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世伟画集
王世伟的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有骄若居蚺的枝干,有穿插有度的藤条,有繁懋的丛林,有慧心芳体的兰,有匍匐是山石,有明艳的野花,水气意蕴,笔墨流丹,还有流云打林,水流的节奏,鸟的声音,是立体的诗意画。精心处理的截面画,热带雨林之中最动人之处,大苍大绿,勾勒皴染,较多使用笔根,作品气势恢宏,运笔谨严,层次有序,设色润泽,明艳而不妩媚,刚健而又秀美,兼有北方女子的神情秉性与的南国女子容色,举手投足,枝叶若动,藤蔓顾盼。
秉承传统,不是亦步亦趋;对话当下,敬畏大自然,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使王世伟至一种辛弃疾词阔达磅礴的境界与婉约词词中和的意蕴,无刻意求之,水到渠成。2019年王世伟六十岁,“六十而耳顺”(《论语·为政》),赞誉与批评,对于他不是耳顺,他深知若无扬弃与吐故纳新,若坐在画室收获作品与荣誉,是无法完成从大运河至热带雨林又一次泅渡,又一次暴风骤雨之中的急行军。他“说了”三个愿望:
“第一,举办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展;第二,出版一本西双版纳写生画册。”第三是我的祝愿:
“在台儿庄古运河岸边建设王世伟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艺术馆。”
纷繁多章、苍翠欲滴的热带雨林在北方的雨季像清凉的丹青精神、文人风骨。
“德贵日新。”这条路很长,也许比从大运河夜度热带雨林还要艰难、懊热。
(作者系山东省作家协会第十六届(散文)高研班成员、《中华辞赋》社员、泇运河书画院院长、枣庄市政协文史委专委会委员、台儿庄区诗词联赋协会主席)
参考资料:1、郭怡孮《王晋元花鸟画创作成就及其意义》;2、郭丽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研究》;3、杨成骏《《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世伟》》4、代国丽《热带雨林花丛中的龙蛇升腾》5、王秀金、李茂斌《安徽齐鲁书画院大型书画展在蚌埠举办》 。
王世伟获奖以及主要艺术活动:
1、1995年7月,《残何图》入选《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2、1996年11月,《紫云》荣获96伊翔杯“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大观”优秀奖;
3、198年4月,《梅花》入选山东省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4、1998年12月,《花鸟》在山东省鲁南五市地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中荣获三等奖 ;
5、1995年5月,《报春图》入选山东省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书画大展;
6、2000年1月,《冬梅》入选跨世纪中国画精品展(山东省美协主办);
7、2000年7月,《花鸟》获首届郭煌国际书画艺术大展优秀奖;
8、2001年9月,《傲雪》获山东省体育美术展览优秀奖;
9、2003年1月,《铁骨生春》入选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迎春画展;
10、2008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王世伟花鸟画展;
11、 2013年,《版纳四月》被国务院新闻办收藏;《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世伟》出版。
12、2014年,《暗香浮动》、《紫藤》被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发展中心收藏。同年,《四月版纳》(又名《四月松韵》)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