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快报

浙水家声远:王琪国画艺术

时间:2022-06-01 21:08:55 来源:台看天下 作者:时培京

王琪,号浙水人家,国画家,枣庄市台儿庄人,祖籍浙江会稽。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山东省台属联谊会理事、台儿庄区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台儿庄区画院副院长、王履安书法研究会副会长。1988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90年代赴北京荣宝斋学习书画装裱与修复。


e568e927b59b58393a9e758aaa26c9f.jpg

                                    国画家  王  琪


幼秉祖训,从’’古镇书圣王履安习书法。继而转益多师,初学于花鸟画名家孙晓楼、崔培鲁,后及刘葆存、张登堂、谢维楚、王企华诸家。

王琪一朱文印语曰浙水人家,这浙从何来,有何曲折?这水有多少水墨?

水边又有些什么人和什么家呢?


晓楼弟子初晓画

 

台儿庄古运河月河街东王公桥,王履安老先生家。那时,京杭大运河畔中河台儿庄段(月河)还未开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先生已有古镇书圣之誉。

七岁那年,王琪随八祖父履安习字。70年代的某一天,青瓦碧柳的院落来了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人。八祖父请他画起了红羽毛绿尾巴的大公鸡。正在练习书法的王琪看见大公鸡,扔下毛笔说:

这只公鸡真鲜亮,炒好香不?

老人哈哈大笑:上午炒辣子鸡。

老师,请问您是谁呀?王琪问。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114.jpg

梅图    孙晓楼 写


晓楼为花鸟画名家,时在山东书画报社工作,擅长鸡、梅花、牡丹。于是王琪动了学画的念头,一边习字,一边向晓楼先生学习国画用笔、用墨、构图、观察力,虽有师徒之实,因两家特殊的亲戚关系,却从未正式拜师。晓楼常来相访,不时指点,小小少年崭露头角。王琪习画多于书。为学好国画经常与好友梁虎(现为区文化馆高级馆员、著名画家)到马兰孙晓楼先生家请教。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师从王企华

 

高中毕业后,受孙晓楼先生鼓励1985年考取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校区),系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名师示范授课为主,有山水名家刘葆存、济南画院院长张登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谢维楚、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企华等,郭怡孮老师还编写了花鸟教材。三年的时间,王琪亲炙名家,耳提面命,至雁荡山、西湖、天平山、苏州、太行山等地写生,受益匪浅,为国画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126.jpg

山东省文化馆王馆长一行鉴赏王琪画作


学画期间王琪考取潍坊交通学校(全日制院校现校名改为潍坊交通学院),在潍坊王琪考察杨家埠年画,拜访当地书画名家,一个月至少向书画函授大学寄去三幅作品作为课外作业,得到几位名家亲改作品,及信件指出哪些画的好不好。尤其得到花鸟画家王企华先生青睐有加。

 

王企华六十年代后转攻山水、花鸟,尤长牡丹,兼及书法。人民大会堂、泰国王宫等均珍藏其作品。多次作为国礼,为中外友谊作出贡献。当时,先生大背头、穿西装,在85年很是前卫。三十七年过去了,王琪仍记得先生有三怪

第一怪,只做(创作示范)不,悟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记住要领,便于课后体会、揣摩、练习、收益;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137.jpg

报春  王企华  写


第二怪,课后要求助手收集草稿纸带走,利于学生独立创作、意临、创新创作。记忆犹新的是先生现场作画我们学习,午饭过后回到教室,画少了一幅,先生有些不高兴,直到后来在楼下找到(原来是风大把作品从窗口刮出去了)兴冲冲地多做了一幅花鸟小品示范。先生说每画一幅作品就向自己把孩子养大一样,一定要珍惜。

第三怪,不轻易向学生赠画。假以些许颜色者,均是优秀学生。当时,他的一幅画在画廊售卖300元。以能得到先生的只张片纸为荣,那是无声的褒奖和激励。

 

 

书画同源:从会稽到台儿庄

 

王琪在数十年书画实践上走进书画同源,从浙水到台儿庄古运河,从书至画,以画回书,书画一体,生气呼应。

王琪五行缺水,八祖父履安为他取浙水人家。他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贴春联浙水家声远,稽山世泽长,十六岁那年爷爷叫他写了这幅。爷爷说我们台儿庄这支王氏已经贴了一百多年啦。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150.jpg

王履安先生书法,王琪藏


浙江蛏浦王氏王仲芳择居古运河边的台儿庄小镇,咸丰六年(1856)始开设保寿堂。奉祖训,行医之余学书,民国年间在台儿庄古城内房屋数十间。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蛏浦王氏支系为王羲之后裔,台儿庄王氏奉王羲之为一世祖,至于王琪为五十六世,历代传承书圣文化,不忘书圣遗风。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203.jpg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210.jpg

台儿庄古城内的保寿堂


王琪花鸟创作远宗古代名家,近学现代吴昌硕、任伯年诸家,与当代名家王世伟、侯修谦亦师亦友。上世纪80年代,曾有幸在山亭文化馆观崔培鲁葡萄示范,称其为一日师

尝试一笔出三色、捻笔为圆,绕转千般万回还是得益于王履安书法的中锋用笔,以书出画。王琪学艺以书为始,继而专注于画,最后以书入画,四十多年间终于得悟书画同源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219.jpg


王琪于墨法笔法亦有独到之处:一笔出三色,从何绍基搅转笔法、绞胎瓷原理得悟,毛笔不同部位沾染三种不同颜色,有主色、有次色,层次分明,功用不一;搅转间,色块重叠有深有浅、有粗有细,三色光晕、怡然生辉;有虚有实,有沉有浮,在画藤条时用笔苍劲有力构图优美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色花青藤黄为主,笔尖用少许胭脂。一笔三色,变幻生动,意蕴无穷。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238.jpg

硕果图,王  琪  写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259.jpg


珠圆玉润  王琪   写


    悬笔取势,纵意所为,兔起鹘落,以慢打快,似落似不落于固定一点,以其为圆心均匀转动捻笔为圆(葡萄),略按速提,不重复,立体透明,宛若旋即从葡萄园采摘后悬挂于宣纸。捻笔时,以中锋侧锋为主,取法于八祖父履安先生。此种用笔,蓄力饱满,锋力所及,势无阻碍,凝于一周,方圆立现,出新出意。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307.jpg

会稽情怀   王  琪 写


蛏浦王氏家族家训:凡男童超过书桌高便习书法。王琪七岁习书,九岁习画,游学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遍游山川大泽,三十多年而终归于画,以书入画,略有小成。散叶开花,水流千遭归大江长河,王琪必有新的经历和砥砺勇行后的成功欣喜。(作者系山东省作协高研班(散文)成员、“大众讲坛”运河文化主讲嘉宾、枣庄市政协文史委专委会委员;摄影刘同林)

     

附录:王琪艺术简介

王琪,花鸟画家。男,1964年生,浙水人家,枣庄市台儿庄人,祖籍浙江会稽。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山东省台属联谊会理事、枣庄市美协会员、区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枣庄市家电协会副会长、台儿庄区画院副院长、王履安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曾获民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

1988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分校(今山东职业艺术设计学院前身)毕业,1989年潍坊交通学校(今维坊交通学院)毕业。90年代,赴北京荣宝斋学习书画装裱、修复。

幼受祖训,从古镇书圣王履安习字。转益多师,学于花鸟画名家孙晓楼、崔葡萄崔培鲁,后师从国画大家刘葆存、张登堂、谢维楚、王企华。主攻花鸟,兼山水,擅葡萄、牡丹、藤条,偶尔为诗。作品被枣庄市公共美术馆、海峡两岸文学艺术馆、贺敬之柯岩文学研究会等收藏。

 

主要艺术活动及获奖

1988年,《泰山日出》获第四届山东省交通系统美展特别奖;

2020年,《玉润珠圆》入展第二届中国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并录入画集。

2021年,《紫气东来》获全国百家画院墨翰杯书画大赛优秀奖;

2021年,《硕果》入展台儿庄区庆祝建党100年书画展,同年入选建市60周年暨枣庄市公共美术馆精品展,并被收藏;

2021年,成立由书法家张宗良题名的墨香斋书画工作室

2022年,为菏泽市支援台儿庄抗疫白衣天使创作国画《新红梅赞》,受到各界好评,并刊登于《菏泽日报》。

 

微信图片_20220601211319.jpg





首页 | 枣庄概况 | 吃在枣庄 | 住在枣庄 | 枣庄美景 | 枣庄特产 | 旅行社 | 新闻快报 | 书画名家 | 运河文苑 | 枣庄微电影 | 便民信息

友情链接: 山东政府网 | 枣庄政府网 | 台儿庄区政府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dlncm@163.com 电话:13562229298 投稿邮箱:zzwhlyzxw@163.com
版权归枣庄文化旅游资讯网 鲁ICP备2025156321号-1